SEO 分解茶有幸邀請到台灣 SEO 界的大前輩孟令強老師(Barry Meng)接受採訪,我們花了好幾個小時暢談 SEO 的種種,還有 AEO GEO LLMO 議題,其中部分內容徵得孟老師的同意,以下透過逐字稿的方式呈現給大家。
* 逐字稿內容盡可能保留原文口語化的文字,僅在必要的地方進行調整、剪裁,例如對口誤、叠字、缺乏主詞等處略有微調。
TL;DR 這次的聊天主要討論了:
- AI 搜尋浪潮席捲而來,SEO 還能叫 SEO 嗎?AEO / GEO / LLMO / AISEO 和 SEO 的異同和關聯是?
- 如何應對 Google AI Overviews (AI 摘要)和 LLM 造成的流量下滑?關鍵字的選擇和經營策略又該如何調整?
- 對 SEO 業內人士來說,Google 近年倡導的 E-E-A-T 和 Helpful Content 觀念應如何定位?
- Google Search Console 數據失真和識讀,如何利用 GSC 進行關鍵調研
- SEO 人才的育成和修煉,怎樣從零開始培養一名 SEO 顧問
受訪者介紹
孟令強 Barry Meng
——資深 SEO 顧問、孟強資訊有限公司 創辦人

臺灣 SEO 界代表人物之一,擁有10年以上實體行銷、活動企劃、營運策略與網路行銷經驗。專精 SEO 專案執行、網路口碑優化、跨國搜尋規劃、電子商務網站操作、部落格文章撰寫和地方商家優化。SEO操作經驗跨足各個產業,包含:電子商務平台、金融銀行、醫療院所、餐飲產業、不動產業等。
AI 搜尋的命名:AEO / GEO / LLMO 還是 SEO?
仙草凍 00:00:55,404
那我們就來看第一題,然後就是先從 AI 搜尋相關的開始,就是像老師覺得像我們現在 AI 搜尋名字有很多,可能現在叫 AEO、GEO、LLMO,像老師你會有偏好的用法嗎?那如果是有這個用法的話,那可能會是什麼樣的一個用法?
AEO / GEO / LLMO 都是只是 SEO 的一環
孟 00:01:20,876
我自己會認為現在目前很多的名字包含到 AEO AIO GEO這些的名詞,對我來講核心這些名稱, 當然會隨著客戶或者是課程規劃,或者是一些用詞的變化不同,但是我覺得核心我還是會把它歸成「SEO 的一環」,那只是為了上課或是人家覺得想要去聽 AEO、AISEO 不同的變化,那我覺得本身還是 SEO。
但是,核心變化可以變成 AI 去搭配 SEO,但是不會做到 AISEO 這樣子的做法,因為它是 AI 是協助你去做 SEO,但是 AISEO 本身其實就只是還是回到「SEO 的其中一環」這樣子。
仙草凍 00:02:10,800
所以像老師應該是覺得,可能它(AEO / GEO / LLMO)會是一個延伸,就是它是現在所謂的 AI 的 SEO,或者說不管它是什麼名字……
孟
我會用一環來形容
孟 00:02:35,463
因為你還是在做 SEO 的文案産生、SEO 的結構、SEO 的關鍵字,那你不論是你就是在做 GEO 或者是 AIO,這些不同的內容它的核心還是透過你寫出來的東西,那它們的擷取方式也是會有演算法跟它的結構,所以說我覺得你本身還是在做 SEO。
因為回到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國外的光頭(Neil Patel)報告也有提到你不論在做 AIO、GEO,這些東西它只是可見度提高,他本身不會帶來流量,你要流量還是回歸到 SEO。

仙草凍 00:03:12,704
現在我覺得比較大的差別——應該是說我們人做的事情就是相關的事情,其實在經營網站上面,很多東西其實都是跟過去做 SEO 是一樣的。
孟 00:03:23,568
(AEO 和 SEO)70 %、80 %是一樣的,這個其他人也講過,只是一些細節,或者是文字的呈現,或者是你以前沒有在做 Schema,你可能要特別加上 Schema,H2、H3 可能要做一些增加,去滿足到 AEO、AIO 或者是 GEO,它們想要的這些的內容會變的比較多,可能會從比較簡單的呈現變成比較廣度的呈現,或者是增加你在這個上面的需求,或者是關鍵字的研究要去配合這些不同的工具或者是不同平台呈現,來調整你的關鍵字用詞的模式,或是關鍵字去做一些擴散。
仙草凍 00:04:03,825
可能會是說,像我自己想到,或是說可能是有一些比較簡單的、淺顯的問題,可能就我們就要先知道說,可能像是「什麼東西是什麼」這種很簡單的定義的搜尋,其實就可以先預想到說它可能就不會帶來太多的點擊,如果你現在做了一個關鍵字比較深入的,那可能你就比較有機會有點擊。
仙草凍 00:04:30,776
不過可能從 Search Console 來看,一定也都會是曝光很高,但點擊就不會像以前的那麼……
孟 00:04:44,308
如果說掌握精準的關鍵字又同時有出現 AIO,那可能你原本的點擊率是 30 %,出現 AIO 你可能會被拉到 15 ~ 20 %(下降)。但如果沒有出現到 AIO,或者是你掌握這個字比較精準,其實有可能會到 30 %,就是點擊率會下降的狀況,所以說其實本身還是 SEO 的一環,博奕而已。

Neil Patel 報告:Content Metrics: GEO VS SEO
AI Overviews 和 AI 搜尋的應對之道?
仙草凍 00:05:02,650
好,那我們來看看下一題,像我們現在都會說 AI 摘要(AI Overviews)上線,然後可能有一些在加上有一些使用者可能會轉用 LLM 去做搜尋,其實都有造成一些網站的流量下滑。那老師這邊可能有憅麼樣的一些應對的方式嗎?或是你怎麼樣去跟外面的人去說明這一個東西。
AI 搜尋造成的流量下滑不可逆,但並不代表 SEO 已無路可退
孟 00:05:38,244
我會分成兩個角度。
第一個,流量跑去 GPT 或者 LLM 這一塊的流量,這些流量他不會回到 Google,它只是我(們的網站)會在上面(LLM)曝光,它可能現在也不會提供這些資料來源或資料摘要你可以去看,那就代表第一個問題會回到 Google 流量是下降的,那這一段是一個不可逆的狀態,因為你在 GPT 的點擊,大型網站 GPT 28 天流量最多就給你 1,000,其實一天也就 40,你拿到這些流量,可能你掉的流量是 10,000,但是你回來的只有 40。這個沒有什麼特別有辦法補回來的東西,就會變成我切成兩個階段。
第二個是 AIO,AIO 是代表我在 Google 的曝光不會變,但是我的點擊率下滑差不多 2 %,流量差不多是 20 % 的流量會不見。那這個流量不見的狀態之中,也是一個不可逆,但是如果是我再去做這件事情,我會分成兩個角度。
AI Overviews 的優化:積極和消極
第一,AIO 大家會有什麼樣的關鍵字做,原本我可能搜尋的關鍵字就是比較偏向於單字或者是字詞類的用詞,AIO 有可能會變成一句話或是一個完整的問句,那是不是我的內容要去配合 AIO 有抓到的關鍵字試試,AIO 是抓 H3 或者 H3 的內容,他抓到這些的時候,我是不是要在我的標題或者 H2 去增加這個關鍵字,那我就有可能(做到)。
如果我的標題符合到 AIO,我有可能會去把舊的關鍵字跟新的關鍵字作一些取捨,我可以去把我的流量拉回來比較持平,那我可能以前一個月是 8,000 ,因為 AIO 掉到只剩下 4,000,那我重新再做一些調整,或者是拉鋸,我有辦法把流量拉回到 6,000,但是我要回到 8,000 我覺得這個是一個不太可能再回來的事情。
第二,所以說就會變成你的關鍵字策略、內容的策略要作調整,沒有辦法有任何應對之道,就是想辦法把網站至少流量回歸正常或者持平,你說要成長,或者是要再成長我覺得是可以,但是就會回歸到單字。
我手上有一個網站,他們是做美食推薦,我之前教過他,就是把台北牛排推薦、台北火鍋餐廳推薦這些不同的關鍵字做一些整理,那這些關鍵字不會產生 AIO,它流量是有成長,但是你說要去做一個用詞或者是 AIO 一定會產生的,那這個流量就是不可逆的狀態。
小編按:計多網站主都陷入一個迷思——流量從哪裡掉就要從哪裡救,既然流量是隨 AI Overviews 上線而被下降,那我們就要爭取出現在 AI Overviews 中並且把流量補回來。但實際的做法應該是調整關鍵字策略,轉向經營一些「不出現」AIO 的關鍵字,才是讓流量回升的合理做法。
經營 AI 搜尋的目標是提高網站「可見度」
第二個,就會變成你要怎麼去取拾,GPT 那一段要去優化,我覺得流量它可以做轉換,但是你要去把它流量拿回來。我也講實話,這個流量很難,因為手上有一個超大的部落客,它一個月的 GPT 流量 28 天差不多有接近 10,000,但是我覺得他流量掉了一天可能掉 10,000,來回就是 30 倍。所以說我覺得 AIO 跟 GPT 如同市場上大家說流量成長,我覺得那個機率很低,他只能做轉單,或是能見度的提升這樣子。
小編按:LLM 肯定也能為網站帶來流量,但有可能杯水車薪,不足以填補網站由於 AI Overviews 上線而丢掉的流量。
AI Overviews 視角下的關鍵字研究
仙草凍 00:08:40,818
講到這個地方也是想請教老師,可能有個題外話一點點。就是像現在很多不同的工具可能都有做一些研究,AI Overviews 跟 SERP 前 10 名的相關,就是我們都說排名越前面越接近前 10 名,那出現在 AIO 的機率會越高。那老師現在目前你自己的一個經驗,你覺得是這樣子嗎?因為我看不同時間的報告,其實數字變化蠻大的。
孟 00:09:21,555
我的經驗 AIO 會抓到網站差不多前 20 名,所以你有可能在( SERP)第 2 頁中間你會進入到 AIO,但是他會有一個問題就是,你讓他「偷」這個邏輯是沒有錯,但是問題是回到我前面提到的,他到底用什麼關鍵字去做搜尋,你要去找出來這些關鍵字是不是我要去産內容,因為有可能原本做的一個關鍵是……
舉例一下,就是我原本做的是「先人的衣服可以穿嗎」,結果發現到 AIO 進站最高的是「先人睡過的床可以睡嗎」,這個字流量突然爆衝,那你的邏輯還是停留在「衣服」?但是現在大家年青人都在搜尋「床」,你是不是要把關鍵字作替換,而不是我會停留在這個字,我原本的字我就算做再多上 AIO 其實流量不會再成長,但我應該要去找出來是新的字,或者是有沒有新的角度的字,這個會比你停留做內容產生更重要。
小編按:孟老師提到的「偷」,其實來自於小編的原始問題「有不少單位或者講者會以『不斷寫內容→為了讓 AIO 能引用』這個方向作為未來優化目標,但 AIO 某種情境下也可以解釋為『取用網站內容去作為自己的答案』,然後大家把『趕快寫很多答案給他偷』當作一個目標,是否有點本末倒置?」
仙草凍 00:10:18,176
這聽起來是關鍵字研究這一塊
孟 00:10:25,952
關鍵字的替換,或者是我要不要增加我原本寫的 ABCD,那 AIO 突然多我一個 E,那我的 H2 要不要再增加一個 E,或者是我的標題要不要把 E 放進來,這個才是回歸到 AIO,或者是應對到 AI SEO 要做的事情。「不是」今天去做很多很多內容,但是我不知道到底大家在 AIO 上面找什麼,或者是有沒有新的關鍵字,我都沒有去想,我只是去從我既有邏輯下去產出來這些東西。
我舉一個案例好了,「孕婦的內衣褲」這段時間流量大概是被砍半,那你認為這個東西是 AIO 影響嗎。去年一個月會有 1,000 個流量透過「孕婦內衣褲」,今年剩 500,但是我點擊率沒有變,不是,這個使用者根本沒有這個需求,或者是在線下購買,那我還是想要把這個流量提升,這個就是一個不可逆跟一個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但是我本身就是我的曝光掉,他也不會產生 AIO ,我的排名沒有變、我的曝光是下降,我點擊率沒有變。
這個東西不可逆。所以說一定是你的關鍵字被替換,但是你的邏輯還是停留在應該是我文案錯誤,這個就會變成顛倒,並不是我內容多就一定會上去,而是你的關鍵字就是精準,還有你的結構是不是符合到 AIO 或者是 GPT 的需求。
小編按:務必具體分析網站流量下滑的原因,不要什麼東西都怪罪到 AIO 身上。
透過 Google Search Console 發掘 AIO 關鍵字 / 句
仙草凍 00:11:38,900
這個這個真的是,現在因為很多人都在關心說完蛋了,AI 摘要或者是 LLM 都讓網站流量掉很多,其實都會問說怎麼樣去拯救它。

(a16z 的這篇文章,讓「GEO 升 SEO 降」的口號被到前所未有的新高)
孟 00:11:56,305
這個我之前有分享給一些人,就是在直播或者是一些課程有人問過,我都會說。
第一個,你先去看你的 Google Search Console 有沒有一些單一頁面有沒有新的關鍵字起來,或者是有沒有一些新的、不同的關鍵字他突然之間曝光爆衝,那你原本有一些關鍵字的曝光就下降,這些東西還是要丟回到關鍵字工具去做驗證。那驗證有些起來,你就要去把這些關鍵字放回到你的標題裡面。
小編按:GSC 時間範圍設定為 28 天,觀看近期成長的查詢有哪些再來作判斷。
那我舉個例子,我們要寫一個「國民年金 20 年可以領多少錢」,結果發現到有人從 15、20、25 到 30 都有人找,我的標題是不是就把國民年金繳 10年、15年、20年、25 年、30年可以領多少錢,我把它放進去,結果這六個關鍵字都吃到,流量就起來了。如果你還是停留在「我國民年金繳幾年可以領多少錢」,那你就吃不到 10、15、20、25、30 的關鍵字流量。
第二個,大家搜尋都會越來越客製化或者跟我的生活週邊相關,那你要去從這個角度下去想,而不是我停留在過去的 SEO 觀念,我覺得唯一從 AIO 改變會從這個改變可能,文章的段落、文章的結構資料需要去做增加或調整,其他的我覺得變化幅度沒有到那麼大。
仙草凍 00:13:14,160
老師這個就是這個是這個講的好那因為,這個這個好像剛剛大概也有講到了。
還有哪些 SEO 指標能用?
我們就直接說(下一題) ,像現在很多的工具,或者說所謂的 SEO GEO 工具,他們都說用引用的一個可見度、引用的次數作為一個指標,那當然也是現在都知道說大家可能點擊可能沒那麼多了,所以大家會用這個作為指標,那老師是怎麼你自己是會怎麼看這個東西?
孟 00:13:48,368
這個我一路在廣告公司或者是 SEO 公司做下來,國外是可以接受我的網站是有曝光,或是我網站做 SEO 我的曝光量有提升,其實客戶就覺得這個是一個可行的東西。但在台灣,大家第一個,我的流量有沒有進來?我的轉單有沒有進來?那你的曝光變高,我的轉單沒有提升,我的點擊數其中一沒有提升,那我覺得客戶不會買單。
你的工具,他講我的曝光拉上來,但是客戶沒有體感這件事情是有效的,那你也要去滿足到客戶體感,不是你的工具提升。你寫一份報告跟他講這個這個關鍵字現在到了 AIO 一個月提升了 300 %,但客戶說訂單沒有任何進來。
就跟業務講、業務的邏輯一樣,我拜訪了 300 家公司,我發了 300 份傳單,但不好意思訂單沒有進來,你花了很多努力在你的營業額,或者是你的績效沒有起來,客戶不會買單。
那我有在做「刷卡發現金」這個關鍵字,他的曝光有起來,點擊率、點擊數沒有起來,但是他的訂單有在增加,客戶就買單。很多客戶不一定有點擊,但他有轉單有錢,重點是你的轉單有沒有,重點不是你的曝光有沒有起來,當然這是 SEO 很重要的一個指標。
現在大家會提到 AI 時代的可見度會比你的點擊率來重要,因為這是不可逆的狀態,也算是一個解釋方案,但是我回到一個重點,工具怎麼寫客戶會買單問題比較大。
小編按:近期 Rand Fishkin 和 Wil Reynolds 等人都一再提醒大家,流量其實只是「虛榮指標」,盲目追求流量的持續提升只會走火入魔。
- In a Zero-Click World, Traffic is a Terrible Goal – SparkToro
- Why 2020’s SEO KPIs won’t work in 2024 in a GenAI & Data Scarce world
你的 SEO 不應該只是網頁和網站
仙草凍 00:15:24,247
這個我覺得就涉及到一個很困難的地方,就是 SEO 跟轉換的那個距離,有時候好像又沒有很遠,有時候又很遠……
孟 00:15:37,741
我簡單講,比如說我今天我在做「徵信社」好了,我把「徵信社」的關鍵字上到 Google 第一頁第1個,你跟客戶講沒有轉單,但你跟客戶講上到第一頁,客戶會覺得說至少有一個希望或者是我這個東西是有幫助的。但是你今天你「徵信社」這個關鍵字,他到第一頁下半段,那曝光還是一樣會在增加,那你跟客戶講曝光有增加,但是客戶體感是沒有任何效果,或者是他在 AIO 的後半段他有被記錄到排名曝光,但是這個對客戶他沒有感覺,那你還不如是傳統的 SERP 對客戶比較有感覺,或者是你的轉單有增加,客戶就買單。
那東西就會回到一個更基本的點,你是不是要開始做商家跟 YouTube,因為 AIO 的影響你的網站曝光絕對會被降低,但是我的商家這一段在 AI 時代它是不會變的。GPT 會用到 Google,YouTube 也會進去到 GPT 或是 AIO 之中,這種那如果你都在單押這個不變,那不好意思,運氣一個不好可能 GG 了
仙草凍 00:16:49,041
這可能就會跟那個網站本身的……
孟 00:16:58,722
我分享一個案例是在做一個泌尿科診所,那我幫他做那麼多年,他的商家跟影片的穩定度蠻高的,大概熱門影片、主打影片大概都有接近 20,000,一片大概都 100 個人觀看,觀光目前穩定都破 20,000,那電話也很穩定,他網站也是穩定在營運,但是沒有為了特別排名在操作。
之後,上課的時候有一個學生也是在做同類型的,我就是把一些案例做一些教學,他們現在的影片跟商家都衝上來,他們也有開始改變。
其實就會變成你在做 SEO ,大家很容易停留在我就是做 SERP ,但是你會忘記你的商家,跟你的可見度的東西,可見度很多,SEO 最基本的我的網頁跟我的網站跟我的影片,但是如果搜尋 我的痛點或者地區必須完成的事情,剛才前面(提到的)轉換距離,如果我有電話,我是不是會打電話來問一下,如果我看網頁可能不會打電話,那是不是我有商家我可能我打電話來問一下你多少錢。我的(轉換)距離就縮短;我有影片,我看我對這個醫生更有信任,網紅效益就會產生,所以說我自己會認為網站的轉換 500 個粉絲就可以開始有轉換,跟網站不一樣,網站我 500 個流量都不會轉換,影片 500 個人次可能就會有轉換。
仙草凍 00:18:31,978
那我接著接著剛剛那個下去,所以像像這樣子的話,因為我們過去都有一些流量評估的方式,可能我們我們會說可能 SERP 第一名,點擊率可能是 20 幾 %,那我們可能就會搜量去做換算之類的,像現在這種情況之下,那可能這個公式就是沒有那麼的可行。
孟 00:19:00,513
因為你用的任何 SEO 工具,他也只是把你的排名預算他的點擊率,所以說實際上你自己去丟進去,預測我在第一頁的第一名,但是它預測有 20 %,但運氣不好,我的標題沒有寫好,實際上可能只有 8 %,甚至下面是政府單位的正式公文,我點擊率搞不好只有 1 %。
小編按:孟老師這邊的意思是「排第幾平均有多少點擊」的這種統計結果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要迷信第 N 名就一定能分得多少點擊。過去,「搜量」和「排名」預測「流量」的方法越來越捉膝見肘,因為「排名」與「點擊」多數情況脫鈎了。

(Backlinko 基於 400 萬個搜尋結果頁統計出來的前 10 名平均 CTR)
那這個這個東西都是預測,實際上你要開網站,或者是看到 GA,你才有辦法知道這個流量,所以說不要太迷信他第幾名就會有轉換,這個一般是業務話術產生的。
我簡單分享幾個故事,我有在做按摩和冰淇淋蛋糕店,他們連網站都沒有,台北市按摩,1 個月有 30 幾個客戶,1 個月大概賺 6、7 萬,一個人 2000 塊,到巴西按摩店做到爆單,連網站都沒有,巴西按摩店只有一個 IG 問我怎麼做,我說你們要不要先弄商家開始做,商家做完爆單。
我們最簡單開始做一個 WordPress 的網站、WIX 的網站,後面他就很穩定了,他根本沒有必要做到網頁,因為你的需求是什麼?我今天是鎖匠,我不可能我需要去做一個網頁,跟他講台北市開鎖,我只要在我的附近服務、找的到我就可以了。水電,我馬桶塞,我要上網去找嗎?我還是馬上打電話我水電行就可以,這個東西是一個剛需,需求不同是不是需要網頁這個就可以討論。
仙草凍 00:20:39,073
應該說是針對這個客人的情況或者是產業特性,給出最適合他們的一個操作方式,而不是說 SEO 就是寫文章、SEO 就是怎樣,好像其實沒有那麼的……
孟 00:20:54,125
大家可能我有在葬儀社,葬儀社就很有趣,是他會去做功課,找得到我,但是我還會去看一下你做過什麼東西,所以說現在每個都會拍很多的影片或很多的介紹,或者是很多的宣傳,因為讓人家覺得這個東西 20 萬、30 到 50 萬的東西,我花下去對我的家人是不是有幫助,我會做功課。
醫生為什麼會拍影片,我看到你的網頁,但是我對這個醫生沒有信心,我看到妳的影片,我跟你感覺有在對談,你有解決我的問題,你有 Sample 你有案例,我會對你產生信心,我就會願意把我的身體交給你,不論錢多錢少。
就會變成每個產業他的客群的需求,不可能一以貫之,就是必須要做 SEO 而已。這是我的角度,我會去跟客戶溝通這件事情。
仙草凍 00:21:48,037
老師都跟客人講的很清楚 XD
怎樣看待 Google 一直宣稱很重要的 E-E-A-T 和 Helpful Content?
仙草凍 00:21:52,482
AI 搜尋這塊,我覺得剛剛已經有講了很多了。可以切到後面的這樣子,就是 AI 搜尋那一塊是最近這半年、這幾個月個比較大家最多的東西。就是後面想問一些比較不一樣的或者是說比較不是跟這個相關的。
像接下來下一題,像是 E-E-A-T 或者說前兩年的那個 Helpful Content Update 這一種,就是官方宣稱很重要的一些東西,老師怎麼樣看待這樣的……
孟 00:22:27,399
如果是 E-E-A-T,我會先從 YMYL 去講,因為我對這個影響最大,原本有在做一些貸款,或者是醫生介紹。因為 YMYL 和 E-E-A-T,那有一些就是銀行就是一定會在前面,這些字就是不能做,或者是醫生的介紹就要變得更完整,不能用一些比較簡單的網頁去填塞,那他就會需要比較多的的內容,或者是有一些限制,特定的關鍵字是特定產業就是不能做,或是我要去走一些擦邊的關鍵字才能營運。
所以基本我覺得 YMYL 它是有一個明確的規範,但是你說 E-E-A-T 他就是一個你寫文章,本來就可以透過 AI 去協助,或者是本來就要去做,你引用政府文章要不要去放政府的資料出處,要。那你要不要去介紹醫生?你要不要介紹醫生的基本資料?讓人家增加信任感。我覺得這個是基本需要,所以說覺得 E-E-A-T、內容的平衡、內容的完整,並不是說我要寫很多字,而是你的字寫得完整度是不是重要。因為對我來講,Helpful Content 這個就等於以前的熊貓演算法,如果做一些內容太少,或者是刻意的填塞,或者是調不正確,這個本來就是會被處罰的。那熊貓演算法,它就是會去處罰這件事情,那他只是換個名字,但大家把它當作聖旨。
仙草凍 00:23:54,600
我自己有時候都會覺得,其實雖然有時候我們都說 Google 就是說要產出對使用者最有用的內容就是最主要的東西,然後很多人其實好像就是像老師說的好像有時候會是一個循環,我們總是一開始……
Google 演算法並不只是在拼內容
孟 00:24:07,903
我覺得最基本的面,你說你的網站我 E-E-A-T 寫到 100 分,不好意思那個就是會有一個日期,我現在搜尋「鬼門開」就是最新的新聞就會覆蓋在我前面,你的文章引用了什麼出處,不好意思新聞這段時間就是擋到,你的 E-E-A-T 寫的再好,Helpful Content 這些東西都是對 Google 都是屁話。他一定有演算法的階層關係,他會有內容的時間新鮮度(Query Deserves Freshness),所以說你現在搜尋「鬼門關」或「土地公拜拜」,不好意思新聞這兩天一定會覆蓋到你,你過了你才會再上去,E-E-A-T 跟 Helpful Content 這個東西就不重要。
你寫一個食品、我寫一個果醬上第一頁,不好意思你的果醬最近爆發食安,你的排名就一定會下來,這個東西跟你的 E-E-A-T 對你的排名是沒有幫助的。
你要知道 Google 要什麼,還有你的內容的完整度,我有一個「牛肉麵推薦」上第一頁第 1 個,他把所有台北市所有他吃過牛肉麵作整理,你說它就是一個懶人包,你說他的 E-E-A-T,他懂不懂,他不知道,他只知道他要把東西整理比較好。我覺得那個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只是東西整理的完整度,那是不是可以透過 AI 幫忙,我覺得可以。
我有做一個「桃園親子餐廳推薦」,一個月的流量 1000 多,不好意思就只是在辦公室參考別人寫的東西拼湊一下他也上去了,連工讀生都覺得這個東西很 LOW,編輯都不想做這件事,但是問題是做就有流量、排名就上去。因為你只是掌握這個 Keyword 在哪裡,但是如果你今天做的財經、醫療,你的 E-E-A-T 就會變得比較重要,或者是政府單位的公文,我有在做很多「退休金」的東西,我就會比較特別在意 E-E-A-T 或者是 Helpful Content,「退休 48500 可以領多少錢」「勞保45800元可領多少退休金」,但是如果是輕鬆的文章,那我就說你就是隨便亂都會上去啊。也有些東西要經過醫生背書,他就是有 E-E-A-T 的規範,但你一些比較推薦,哪有 E-E-A-T 的規範?
偽造的 E-E-A-T 和主題權威(Topical Authority)
仙草凍 00:26:18,474
有很多人都說要把作者資訊放完整一點
孟 00:26:25,350
問題是你作者是誰,他不認識你,我也可以掰的,孟令強三個字就是台大醫生、婦產科醫生,我寫一些婦幼的東西,我寫了 100 篇,其實 Google 就認為我是台大的醫生,他也不會上網去逆向查這件事
仙草凍 00:26:43,477
這個就是前兩年很多人都有發現有很多假人頭,像 Reddit 很多假人頭、假用戶
孟 00:27:08,924
因為這個東西我們太熟,我們都知道怎麼做,你講 100 句「真話」,Google就會認為這是真的。
仙草凍
他就會覺得這個名字好像跟某一些東西有密切的關係,就可以有點稍稍的造假
孟
我去論壇投稿,我去很多的方格子或者是寫孟令強醫生講過的話,不好意思 Google 會以為是我真的是醫生,他只是認定你這個人,他沒有辦法去查,除非說我是總統,這個他知道當然就是知道我造假。醫生或者是我寫的是一個健康管理師,是不是?有沒有經過國考認證?
沒有,我只要一直寫我是健康管理師,它就認為你講的東西是對的。
仙草凍 00:27:33,746
這個就是這個是小撇步 XD
孟
盲點,所以說有些東西比較不能盡信
仙草凍 00:27:47,870
Google 搜尋它本身這種數學模型……
孟 00:27:50,967
我經歷過第一代的 Panda 演算法,台灣這段時間所有的 SEO 公司全部都轉行或者是開始做 FB。因為 Panda 演算法第一代的觸發,所以網站的抄襲或者是內容的造假全部都變調,經歷過這麼 Google 演算法,你說 SEO 演算法有沒有漏洞?你只是要不要講,或是要不要出來做,那我願不願意出來講,我現在都不太敢出來講,因為我講到有人用這些漏洞做一些獲利的事情,我就覺得有點失去我本身的初衷。
仙草凍
這個的確是也是一個很重要的……
孟
就跟之前有一些網站綁架,那個叫做逆向連結,不好意思,那個我們之前我就跟那個誰討論過,我就是我可以指定我要出現的關鍵字,這個我漏洞我已經發現過,這個怎麼做,我都可以教你,但我覺得就沒有意義而已
仙草凍 00:28:46,432
老師應該是在講,他們叫「留痕優化」的那個東西
孟 00:28:54,476
我不小心發現,因為 Google 它的說明書有教你怎麼做,你只要在 Robots.txt 你有一句話,你寫 Robots.txt 如果有第三方透過外部連結這一頁會被 Google 索引,所以那是不是我只要在你的網站創造一個沒有出現的網頁,但是我用第三方連結,Google 就會收錄。
仙草凍 00:29:12,049
他們有一些叫做蜘蛛池
孟 00:29:17,500
所以 Google 它們自己把這句話寫在它的說明書裡面,你只要看懂 Google 說明書就知道
SEO 工具數據完整度的挑戰
仙草凍 00:29:24,565
剛剛老師提到「留痕優化」這種目前還是很常見,不過這個就不是今天的重點,我們就簡單就是跳過了。
那我們後面有一個比較跟現在最近這一個、幾個月相關,就是我們最近都在想說 SEO 的工具,不管是 Google 家的或者是第三方的,似乎都有一些可能這半年看數據都會更加小心,因為像可能有 AIO 出現那可能那個點擊曝光就會有那個就分開,然後又有現在那個第三方 SERP API 的 API 可能是沒辦法一口氣抓 10 頁 SERP。還有因為 LLM 出現,可能那個搜量工具、搜量也就是因為可能 Google 搜尋變少。
想說像現在工具可能都會有更多的一些水分嗎,或是有更多的東西需要注意,例如 Search Console 的點擊曝光會有分開——大脫鈎(The Great Decoupling)。
小編按:Google Search Console 的曝光數和點擊數隨著 AI Overviews(AI 摘要)的上線,兩者的走勢開始呈現分岔。過去,曝光數和點擊數兩條曲線的走勢是同步的、呈正比的,但現在由於網頁出現在 AI Overviews 引用區時也會計算 1 次曝光, 因而造成曝光數驟升。另一方面,又由於使用者的搜尋需求有可能已經能被 AI Overviews 整理的答案解決,造成點擊數下降。一升一降的情況下,兩條曲線漸行漸遠。SEO 界目前普遍採用 DarwinSantos 的命名方法,將此情況稱為 The Great Decouping(大脫鈎)。

Google Search Console 數據抽樣(不完整性)
孟 00:30:38,847
我分享一下,先從 Google Search Console 分享,如果 Google Search Console 抽樣數,如果是用網域,不要用網址去開這個網頁,如果一天的流量有破 40,000,一天流量單日破 40,000,你在網域的首頁就就可以看到 Google 他會告訴你,這個網域流量過大,他希望你用 Big Query 再把數據倒出來,它只會呈現 47% 到 50% 的流量。一天要破 40,000。如果流量太小,其實你是看不到這個東西。
小編按:此處的「網域」和「網址」指的是 GSC 的驗證方式:網址驗證 VS 網域驗證
這就代表 Google 他在這個數據上已經開始會做抽樣,那 Google Search Console 的數據是不是百分之百正確,我必須講他沒有到正確,因為你用外部的排名工具去去爬,它就會去洗到它的數據呈現,所以說 Google Search Console 我會建議用這些去看他的,因為他現在跟他的覆蓋的關鍵字脫鉤,可能 Console 有呈現 100 個關鍵字 100 次曝光,但是 GSC 搞不好告訴你它是 0,或是只有 50,它有點對不起來。所以說我會建議獨立去看這個關鍵字,他在 Google Search Console 上面的曝光,如果 28 天很穩定有在成長,我覺得這個就是做操作。
小編按:當網站數據較大時,同一個關鍵字 / 著陸的數據可能會隨你有沒設定篩選器選取而有所影響,孟老師的意思是記得要把觀察關鍵字放到篩選器中個別觀察,這樣的數據才會是相對精準的,不要只看 RAW 的資料
那但是要先記得去看一下有沒有被抽樣或者是有沒有一些關鍵字遺漏,或短時間在往上走,你可以用這些關鍵字再搭配覆蓋地址(網址)去找一些有效的關鍵字。但是不可盡信這些工具,就是不要完全信賴它提供的數據,因為它可能會被汙染或者是他會有一些 Bug,因為 AIO 會跳到第 1 頁第 1 個,排名會瞬間拉高很多,你的曝光也會被拉高,很多點擊率會下降。
以前是點擊數是高於曝光的表格,現在是紫色這條線高於藍色這條線那,這個就會變成你要怎麼去解決這件事情。曝光一定會增加,點擊率下降,這是一項不變的狀況。
了解第三方工具的長短板
再來,就是其他的工具,我必須講,他們都是推估跟預測,我從頭到尾用過這麼多工具,我覺得其他工具可以去做一些外部連結的監測,或者是一些網站的有沒有新的關鍵字,或者是競爭對手監測,我不會覺得說你要把這些工具當作你的排名依據,或者是自己去監測自己網站用這個工具可能會是失焦。
SERP num=100 參數移除的影響
Google 官方提到的為什麼會開始去做這些 num=100,或者是為什麼要開始把這個 num=100 參數慢慢地排除,因為他發現到太多人抓他的東西,他的主機已經被這些東西打壞了,他把這些擋掉他現在目前在搜尋頁關鍵字他最多只會出現到前五名,或者是第 10 頁他就不會出現到第 11 頁以後。它(Google)開始去打這些主機商,因為這些主機商就是每天來爬,它的主機會因為這些而產生出來很多垃圾的關鍵字或過度消耗,它開始會去擋這些。
所以我覺得回到,看自己網站 GSC 就好,你要去監測第三方或者是監測競爭對手,我覺得用外部工具我是沒有任何意見。因為你的排名你的曝光,有可能會因為外部工具把你的這個關鍵字曝光瞬間拉高很多,因為這個關鍵字如果很熱,台灣同時 100 家公司在查這個關鍵字,他 1 天就多 100 次曝光,1 個月就多 3000 次,這個字本身沒有那麼多人在找,但是因為有很多人在找,所以說你有可能看到第 50 頁,第 5 頁,排名第 5 但一個月有 1000次 的曝光,就代表一天很多人在找,所以說他就會造成你的驗證失焦的問題。
使用 Google Search Console 為什麼一定要套用篩選條件
仙草凍 00:34:06,283
這個最近可能大家看那個 Search Console,可能會看到查詢可能會有一些很奇怪的、很長的,而且就很有可能,就是這些工具的一個影響他查出來的。
仙草凍 00:34:22,780
然後,剛剛中有跟老師提到 Google 的那個,就是可能大家也可以去看看就是,圖表上面的圖表跟下面的表格其實他們的數字不一定是對得上的
小編按:Google Search Console 成效報表由上方的「圖表」和下方的「表格」兩部分組成,「圖表」呈現的是相對完整的資料,而「表格」預設只顯示前 1000 筆資料,因此在網站規模較大或資料較多的情況下數據顯示是不完整的。更多細節可以參考 Google Search Cosole 官方文件。
孟 00:34:39,381
所以說不要只看你的全站的排名跟全單字的查詢的觀念,你應該去拉到看單頁,看單頁你會看到的東西會跟你預想的不一樣
仙草凍 00:34:50,230
Google Search Console 下面的數字不一定是對起來的
孟 00:35:07,072
所以說,不要只看全站的排名跟全站關鍵字的查詢本身,你應該去拉到看單頁,你會看到跟你預想不一樣的東西
仙草凍
下面數字的地方,因為它預設只會呈現前 1000 筆,比如說像剛剛說你網站極大、流量極高,那其實你不做做一些鎖定關鍵字,鎖定頁面去看的話,其實東西就會差很多
孟
會跟你想的完全不一樣,因為他看全站跟單頁的數字,我覺得落差蠻大的
仙草凍 00:35:12,480
有時候大家篩一篩,就會看到 Google Search Console 跳通知說你現在篩選了可能就會看到……
孟
他還是會有字在抽樣,但是大概可以知道哪些關鍵字是我要做,
仙草凍 00:35:24,564
大家都知知道孟老師在 Search Console 這邊很熟啦
AI 搜尋對使用者搜尋行為有哪些改變?SEO 又該如何因應?
仙草凍 00:35:30,178
下一題的話其實剛剛是多少提到,就是說搜尋的這件事情,其實現在似乎是更加的複雜,應該說過去就很複雜了,但因為 AI 的工具的出現,其實大家就會開始把一些比較重視這件事情,例如現在大家都知道說搜尋跟點擊其實不一定搜尋就會點擊,後然大家搜尋可能不只用 Google 了,可能會用 GPT, 然後甚至是那個搜尋的歷程,有沒有可能一開始先用 GPT,之後在最後要轉單要Google ,其實這些歸因都會變得更複雜,像老師在這一塊的話,會不會有沒有什麼樣的一些小小的建議?
孟 00:36:19,235
我個人的想法就是回到 Google 本身,你的影片、商家、圖片、網頁、Gemini 一定本身就是要去運作,這些本身就有曝光。
那 GPT 的需求她會變高,那 GPT 有可能我搜尋到「台北的牛肉麵推薦」,他搞不好直接出現 Google 商家,或者是 Bing 的資料庫,不確定,所以說如果你要去做的平台越多,你現在在做 SEO 的人可能就要懂得 Google 和 Bing 這兩個平台就要去做,內容先做好再去思考要怎麼去運作,因為 GPT 會引用到 Google,你本身做得好你就不用特別去擔心具體要怎樣做。GPT 的數據也許不是客觀表現,因為它不會告訴你它的連結,它有一些網站根本不會放,他就把你引用進去、他就丟個地圖進去,你在 Google Search Console 追蹤不到這個數據,他只是被引用進去,我有看過。
那就會變成你先把你的網站跟你目標的關鍵字做好,再回頭去思考,本身顧好再去思考第二個平台,那就代表 SEO 做的平台會越來越多。那回到最基本的 SEO 的那個「Search Everywhere」,就是現在目前大家講的 SEO 本身本身還是 SEO,但是就是「Search Everyhere」那你能不能先把你這個基本的顧好,而不是我今天我去想 GEO 是我的主力,那就如同光頭(Neil Patel)提到的,Traffic 真正帶動起來的還是回到 SEO,但是你的可見度拉高是你的 AEO 就是你的 AI Overview(AI 摘要),所以說就會變成真正的流量點還是在 SEO 上,不要去想說我今天把 AEO / GEO 做好我就會爆衝,這是一個開玩笑的致詞,因為 AEO 的點擊率大概只有 2 % ~ 3 %,你 SEO 點擊率有 30 %,這個怎麼比我都不知道。
小編按:筆者曾回顧 Search Everywhere Optimization 的背景,可參考貼文。

(Rand Fishkin 解釋什麼是 Search Everywhere Optimization)
仙草凍 00:38:20,522
可能少數某一些字詞成長
孟 00:38:24,698
我覺得從 100 變 500 我覺得這成長 5 倍那有可能,但是你說你要從 1000 變 50000 我覺得這個不可能,因為需求還在那個天花板還在那個地方,不會因為你多一個字(關鍵字)有這個需求改變。
仙草凍 00:38:39,928
了解,的確這個就是跟剛剛提到的東西都是有相關的……
孟 00:38:46,866
我補充一個問題和一個看法,這個可上面還沒有提到,就是如果大家用 Big Query,或是你今天有把網站(數據)倒到 Google Looker Studio,你在做 AIO 如果很專心在做 AIO 的時候,你的曝光量有可能是過去的兩倍到三倍,因為你有可能為了一個概念或關鍵字寫了 3 ~ 4 篇文章,我的網頁可能會同時進去 3 個關鍵字,那我的曝光會記錄到三倍,以前 Google 最多是兩倍,因為最多出現兩次,現在可能出現 3 次,那你的網頁曝光 3 次,你到 Search Console 上面一個網頁只會同時出現計算 1 次,但是在 Google Looker Studio 你的曝光量搞不好可以增加到三到四倍,你的點機率會變得更低
小編按:將 Google Search Console 以 Big Query 或 Looker Studio 為媒介匯出的話,可以繞過剛剛提到的「數據抽樣」,看到相對完整的數據。
仙草凍 00:39:27,928
所以把它(數據)倒到 Looker Studio 或是如果你會用一些 SQL 語法……
孟 00:39:37,115
Big Query,你就會發現你的曝光搞不好突然從 1000 跳到 4000,你的點擊搞不好是100,那你原本 1000 是 10 % 點擊,但是因為這個原因都要掉到 2.5 % 點擊(100 / 4000 * 100 % = 2.5 %)
仙草凍 00:39:51,190
就是因為數據在 Search Console 呈現的時候,其實是會有剛剛說的它會有一些過濾
孟 00:39:56,134
它出現的第一個的網頁被記錄,但是在 Google Looker 他四個網頁都會被記錄
仙草凍 00:40:05,784
這個就是需要可能就是搭配一些相關工具,可以看得更加的仔細這樣子。不過這個就是不過這邊看下來大家應該都可以感受的到就是孟老師在工具,還有數字這一塊其實都是看得很細的這樣子。
外商 SEO 跟台灣有什麼不同?
仙草凍 00:40:10,405
好,那我們最後就是來點輕鬆一點點的這樣子。像老師過去有很多在不同代理商,還有甚至是在不同的一些平臺都有服務過。其實蠻好奇老師在日商跟可能過去在是外商,跟台灣的代理商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可能做 SEO 的一些方向、方法會有不一樣,還是說在其他方面有什麼東西是可以分享的嗎?
SEO 專案不一定以關鍵字或流量為 KPI
孟 00:40:57,492
如果是之前在日商,他們做 SEO 就比較保守,他們可能會希望就是改網頁的標題敘述跟外部連結為主,他們跟台灣做法就是我希望可以做部落格,或者是做一些多平台的操作,他們可能比較想法會比較不一樣。日本人做 SEO 跟台灣的邏輯是完全不一樣,他們就比較偏重於一些簡單的運作,或者是網頁不需要去改太大的變動,去減少一些跟客戶的溝通,那 KPI 也是相對比較簡單可能排名或者是一些流量做一些計算基準,但他不會去跟客戶看到最終的目的。
那如果是以大型代理商,我們有去協助到國外,國外給我們的 KPI 就是客戶的需求那你要來台灣,那有一些客戶會想要的是曝光量,或者是我幫你做一個 Audit 我就收一次錢,那我有可能做了特定的工作,Checklist 我都有做好,我就可以收一筆預算。
做外商案子就要先問他有沒有 Checklist,他們一定會有一個 List,現在應該不是秘密,以前講出來這個客戶才知道你有做過外商。那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他 Checklist 完成,我就可以拿到預算這筆錢,可能是網站的 Audit 或者是我要幫客戶完成特定的工作項目,這個資訊就會變成每個客戶的需求不一樣。但是,現在外商他可能比較沒有那麼樣,大家還是會希望有一些驗證指標,所以說這個跟以前的做法就完全不一樣。
所以說我覺得跟台灣的公司是大同小異,只是外商有時候會去 Pass 是一些客戶,或者是有一些可能是國際約的客戶,你要去協助他們,那他們會有一些特殊的需求或特殊的目的,或者是他們要搬家,只是為了搬家找你來做 SEO,那你要完成這個專案的時候,有一些追加項目或是一些工作項目,你要依照他們的工作手冊,或者是國外的工作預期目標去階段性完成,就會比較屬於功能性的導向。跟台灣,你可能網站改版,你要把它全部包好、流量拉回來,沒有,(外商)只要先把這個(Checklist)做好就可以領錢。
功能性或者是專案會比較多,這是我之前在外商的經驗,但台灣大概都是為了我今天把排名做上去,外商比較多的是特定的目的或特定的功能,或者是特定的工作目標,可能網站 Audit 你就要幫他做一份健檢報告,他看過 OK 就可以專案結束,有時候沒有要做全網站,只是要你看要網站問題而已。
仙草凍 00:43:44,568
這個在台灣就比較少遇到…..
孟 00:43:51,561
就會變成你們要跟客戶溝通想法,可能還要再提供雙語版本的英文跟那個中文版,他們也會告訴你他有一些要檢查,那哪些是要怎麼去呈現,或是你要怎麼去溝通、檢查的方式都要去講,一半就會變成你的溝通技巧,或者是對於這個網站的看法,
仙草凍 00:44:15,170
這其實就是也可以給大家很多想法,就知道說其實做 SEO 還是有很多不同的交付物、交付出去的東西是有很多不同的情況,大家如果接觸的案子,網站比較多,就會遇到一些各式各樣的事情。
2025 後 SEO 從業者何去何從?
仙草凍 00:44:30,281
那個,最後偷偷加一題就是加一題,就是像老師目前這樣看下來的話,對於台灣就是 SEO 這個圈子的發展、趨勢有沒有什麼樣的一些看法
SEO 從業人員的五大修煉
孟 00:44:49,462
我覺得不會像我們以前大概 10 年前進入這個產業這麼單純,我可能只是要把網頁做好,那現在如果要進來這個領域,如同之前聊過的東西,可能第一個你自己要有一些業務開發的能力,以前我們在做 SEO 有可能切得很乾淨,我就是 SEO 業務、SEO 執行,或者是 SEO 文案,這三者可以做一個很完整的切割。現在在做的話,我會建議可能自己本身需要有一些 SEO 的溝通業務技巧,因為你會隨時會遇到客戶來問你問題,或者是公司可能沒有配置業務人員,或者自己未來的發展,那我覺得第一個你跟客戶對於 SEO 的溝通還有 SEO 專案的簡報技巧或者是一些說明,這個需要去產出。
那第二個是你有沒有辦法去做課程就是獨立課程或是一個項目課程,現在蠻多客戶他做 SEO 服務,他可能對 SEO 沒有概念,他們要自己培養,或者是你可以協助他們去做培養,或者是有時候會有一些活動,你要上台去做一些分享跟執行分享,那你可能自己會需要有一些 SEO 報告。
那第三個就是 SEO 研究,就是 SEO 的變化或是對 SEO 的看法,這個也是自己需要去協助跟執行,可以用讀書會或者自己有時間晚上可以看一些國外的資料,或者是自己在研究的過程中去做一些測試寫法。那其實都會去做一些(對外)分享,這些可以增加你對於SEO的想法,或者是未來一些活動的分享來增加自己的對於 SEO 的深度
那第四個,當然就是最基本的,你的 SEO 文案執行或是對網站的技術結構夠不夠執行,這個是以前比較需要基本的,就是可能至少對於最基本的 SEO Audit 或者是對於網站的一些看法,還有網站的文案撰寫,這些本身就是會有,所以說可能從業務、執行、課程到研究,這四則我覺得是已經是需要必備,因為你不論你之前在公司上班,或者是對於未來需要去 SEO 代理商,我覺得這四點可能都是需要有。
那當然就是在,就是對於數據的看法或者是研究,那我覺得這個是第五點,應該是這五點是未來在做 SEO,因為我覺得 SEO 還是一直會存在,只是你自己前面提到的看法跟執行的細項,還有自己對一些 SEO 專案的想法,這四點都會相對比較重要。
SEO 入行從零到出師要多久?
仙草凍 00:47:32,712
像老師提到這個五點,那其實老師過去的經驗,帶一個新人從零到能夠用可能會花多少時間?
孟 00:47:45,993
我之前帶過的人從到無有,到自己可以對 SEO 專案至少半年,可以去做一些文案撰寫,也可以獨立的關鍵研究,一年左右是對 Search Console 會有一些看法,或是可以去做一些說明,來回再加上業務的執行內容,我覺得至少要半年到一年才有辦法去做一些跟客戶獨立說明,或是協助做一些執行的東西,成本很高。
仙草凍 00:48:20,234
我自己體感可能真的是可能像剛剛老師提到研究的那一塊,就是看到的問題,然後做假設去做實驗,然後後面再做分析。我自己的話,我可能我自己,其實是後來大概我自己大概接觸 SEO 一年半到兩年,我才有辦法去做到那一塊,其實 SEO 真的是可以走得很深的…..
孟 00:48:43,338
我覺得說一開始進公司,其他部門的人都在做別的事情,但自己卻是還在做一些最基本的整理,或者是做一些跑關鍵字的工作,因為這個就會回到很深的基本功。當然一開始做 SEO 會覺得挫折,公司好像都沒有給太多的工作
仙草凍 00:49:07,385
一開始覺得做 SEO 很簡單,不就是這樣這樣嗎,就是沒有頁面就新增頁面、沒有內容就是補這個內容,但其實接觸得久之後,你會發現大錯特錯。
孟 00:49:25,454
以前的想法大家都會用廣告支持,那你要他改成 SEO,他的邏輯要做很大的改變,不是我寫個 Slogan 就結束這件事情,是你為什麼要寫這個你有什麼關鍵字?這個會不會通順?會不會有流量,會跟以前接觸的點跟邏輯是完全不一樣的,
仙草凍 00:49:42,315
SEO 跟 SEM 差一個個字,但其實差很多
孟 00:49:42,825
就是大家會覺得說我可能進來做報告整理,我一個月我就可以寫一些廣告文案,一個月搞不好你還在關鍵字研究的了解,為什麼寫不同的,還有每個月去檢討為什麼你文章或是標題要這樣寫,最快是待了 3 個月左右他才通 SEO 文案要怎麼去寫,寫出來有流量,差不多是 5 個月的時間。
仙草凍 00:50:15,096
剛剛跟老師閒聊的時候有提到,就是 SEO 在很多公司裡面的行銷部門裡面,都是一群非常特別的一個小團體這樣子
孟 00:50:26,952
因為在台灣的工作裡面,大家不會有 SEO 這個概念跟這個 SEO 部門,因為 SEO 跟個日常的活動它是沒有配合,我們一定在日常活動之前要做完這件事情,比如說雙 11,我不會雙 11 當天做「工作」,我雙 11 可能已經在規劃雙 12 或者是聖誕節的活動,所有東西是不同步,那這個東西就會跟部門之間沒辦法去溝通。
我舉例我在蝦皮的時候,我有去做一個防疫用品,我那時候已經不知道做什麼,就把台灣防疫用品,那時候什麼已經有人在搜,但是流量沒有很高,但是它流量很穩定,我就想說一些關,像是「漂白水」就做了一些關鍵字,因為我們都是一組一組的上去,上去以後等到防疫疫情起來之後,老闆叫我們去開會,說疫情起來你們要做什麼,我打開報告,講這個我們都在第一頁前半段……
就是 SEO 是你自己要去想我要做什麼東西,不會有人跟你講你要做什麼事情,因為當別人跟你講時,代表這事情已經是來不及了,因為你做雙 11 是 10 月中之後開始,其實雙 11 在 10 月初就要把東西全部做完,所以說你跟其他部門要在同一個 Term 上面研究或合作機率很低。
仙草凍 00:51:58,716
好,那準備給老師的問題老師的回答完了,這樣子這應該就是差不多,謝謝老師!

(孟令強老與筆者的合照)